精校书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部分(第2页)

余秋雨:我把骂声当掌声 不想与诽谤者辩论

他是率真还是轻狂?他是在反思还是在辩护?他是在剖白还是在躲藏?他是“堂吉诃德式”的斗士还是“文化群殴”下的叛逆?我们试图接近真实———

1。“文革”与自省

记者:有人对《借我一生》中“文革”部分表示质疑,认为作者在对那段历史的把握上超过人们的预期值,但对自己的反省上避重就轻。很想请你重申自传的写作态度。对于这样的“真实性”你怎么评价?

余秋雨:不管是说“失实”,还是说“避重就轻”,都是因为他们对那种“实”有一种预设的期待,但这种期待是由###、古远清等人的诽谤造成的。不少人厌恶他们的态度,却也不知不觉地受到了他们诽谤内容的影响。

不能责怪上当的人,因为###、古远清等人在造谣的时候装扮出一种证据确凿、信誓旦旦的口气,很难让人完全不相信。但是,大家把他们往正常的路上想了。谁能料到他们的指控完全不可理喻呢?例如古远清,一年前,2003年8月18日他在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就5篇文章的内容与事实不符,向我正式道歉,还签下了道歉文本,我也就免了他应缴的赔款。谁知他一离开法院,就在电视和各地报纸上讲的比以前还凶。但一般读者容易对不断重复的谎言“将信将疑。”

这些天他听说我的《借我一生》即将出版,连书还没有看到就到处宣布我“造假”,自己则心急火燎地伪造了匪夷所思的“事实”,而且装扮出他掌握了大量证据。真可谓满纸疯话,风行九州。我终于向媒体发言了,有一个直接动机就是想救救这几个人。要不然,不出一个月,古远清没准会宣布我做过希特勒的参谋,或参与炸沉了泰坦尼克号。

我写这本书,决不想与诽谤者辩论,也不想对媒体和读者表白。我只写自己的内心感受和人生路途。如果有人在所谓的“真实性”上说三道四,我只想说一句:你们已经在全国报刊上编造我的经历那么多年,为什么就怕我本人说几句呢?难道中国公民自身经历的真实性,永远在批判者那里吗?

记者:“文革”纵容了人性恶,社会失去秩序,善意和公正被噤声,大部分人屈从于人性的弱点——对于特殊历史环境下人性弱点的大规模呈现,后人无法苛求;但时过境迁,有些人的道德良心会不断反省,比如巴金自1978年至1986年150多篇随笔结集的《随想录》,它提醒人们应该有勇气剖析自己而不是选择粉饰。我想问的是,在那段特殊历史环境下,人性的弱点在你身上多少呈现?时过境迁你对自己的反省结果如何?

余秋雨:灾难会诱发人性的弱点,但也能?炼人格的光辉。请想想,我在十几年前“仕途亨通”的时候为什么毅然辞职?为什么近十年来面对如此狂风暴雨的诬陷,仍然冒着生命危险考察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全是因为从那十年的灾难中获得了人格力量。

我在“文革”中的弱点,《借我一生》的第五卷第二章“那一叠纸条”里有剖析,结果也必然与人们的期待相反。我写到,爸爸去世后我发现了他当年在关押地,写给造反派的很多借条。为了我们全家的生存,他在向暴力哀求。由此我痛苦自省,我毕竟没有被关押。如果能与造反派关系好一点,爸爸也许就不必那么苦了;如果我在1968年不拒绝大批判,也许能留在上海照顾可怜的全家了;如果那时跟着写一些附和文章,也许爸爸和全家能早一点过正常生活。

我的这种反思,是###、古远清他们完全无法理解的。他们要求我做的“反省”、“忏悔”,万万不可答应,就像我们虽然有很多缺点,却万万不可在造反派的批斗会上低头交代一样。巴金先生的解剖是面对君子世界而作的。君子过于自责了,那些人就以为自己是审判官了。

近十年的中国文化氛围,已经与巴金写《随想录》时更加不同。因此,善良的人们更不可天真。决不能把精神世界的审问权,交给那些人。如果交了,将会把朗朗天地重新变成地狱判殿。

2。文人与做人

记者:除去法律,媒体某种程度上代表社会公正。你说过“平白无故把一个不认识也不了解的人在报纸上痛骂,是违反法律也违反道德的。道德本身是经不起推敲”的。也认为“我国传媒还没有建立‘对立制衡’机制”。除去“道德缺失”、“媒体制衡”、“圈子保护”三重原因之外,造成你的“堂吉诃德式”的搏斗和被“文化群殴”态势的,还有无其他原因?比如你个人行为方式的原因。

余秋雨:原因很深刻,我自己不便解析。我的行为方式,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慎重选择的。就像我以前拒绝造反、拒绝放弃学术、辞去院长、冒险远行、百折不挠一样,选择得非常负责,因此也不会动摇。

记者:很多人对你的批判不肯罢休,是因为他们觉得你不够率真,不肯承认自己在“文革”中有污点。换句话说,很多批判是针对你的做人方面。包括你经常参加社会活动和出境率高,被认为是内心浮躁、好出风头。你的某些做法是否违背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文人的要求?如,做人要低调内敛,学者要甘于寂寞等。

余秋雨:为了讨好别人不断矮化自己的人,才不率真。把自己身上不存在的污点说成是污点,既侮辱了自己,也侮辱了天理,侮辱了历史。我参加社会活动极少,谁见我参与过什么协会的活动,或出席过什么会议,或召开过自己书籍的新闻发布会和研讨会?更没有主动上传媒,只是应邀参加了三次电视行动:凤凰卫视的“千禧之旅”、“欧洲之旅”和在中央电视台的歌手大赛任综合素质评委。可能做得还不错,受到了观众欢迎,引起了那些人的嫉妒,又刺激了有些人的名利欲望,事情就这么简单。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文人的要求,今天中国文化界没有人在遵守。这只是少数人希望别人息影噤声的借口。他们自己如果真是“内敛”和“寂寞”的,怎么把我这个他们根本不认识的人当作靶子,年年月月在报刊上大喊大叫?他们这么多人集体高声地喝令一个人安静,已经喝令了好些年,那个人至少也能回一句嘴吧:不安静的到底是谁?

即便是堂堂中央电视台,历来邀请我十次我最多答应一次,现在连一次也不愿答应了。试想,这种情景落到那些喝令者自己身上,会怎么样?《借我一生》有很多篇幅,写了中国文人的重重虚假。我正是为了摆脱这种虚假才出走的。因此,那些人批判我,主要是批判我对一种集体心态和生态的嘲弄。仅仅嘲弄也不至于让他们生那么大的气。他们最生气的是,我把这种出走和嘲弄变作了一系列正面行动,产生了成果,又被广大读者和观众接受了。他们也想这样做,却没有勇气,于是就骂。因此,我把骂声当作自己这些年生态选择的注释,把骂声当作掌声。

3。道德评判和一个寓言

记者:记得杨绛先生在《记杨必》一文中曾经写,无锡人逗孩子叫作“引老小”。这其中的“引”有善意的意思,也有“欺”和“惹”之意,有时就不是纯出善意。他们引逗阿必时常常边画漫画边说,鸭蛋其脸,大圆其耳,小圆其鼻……每次阿必都大哭。只一次她夺过笔,在画上点好多点,自己说,“皮蛋其脸”,随后跟着大伙一起笑了。“以后我们不再引阿必,因为她已经有了幽默感,可以巍然不动了。”———这可不可以理解作一则寓言?中国的文化人做人做事可不可以增加一些“皮蛋其脸”的气度?当然,这显然不是让你对自己的过去无中生有。

道德是人的内部秩序。你怎样理解一个人性化社会道德的“理想态”?怎样理解一个公共知识分子对于社会的建设性?

余秋雨:我用自己的行动来

女王驾到  朱门梧桐锁清秋  蝴蝶媒  唯一战胜国  猎同之团长的任务  情钟荡寇  农门小福女的美食攻略  教练型领导:管理者赢的智慧  你的多情太动人  我的缅北往事  邪掳娇妾  骄女降爱  索性做了和尚  陛下,你也不想秘密被人知道吧  与精英保持距离  国民萌宝四岁半,九个大佬宠上天  全球通史(上册)  唯一战胜国  巨人归来  双面胶  

热门小说推荐
神级承包商

神级承包商

小包工头秦始皇,意外得到一款级承包商系统,从此开启不一样的人生。走上人生巅峰,迎娶白富美,已经不是他的终极目标。我,秦始皇,打钱。...

我不想逆天啊

我不想逆天啊

我林凡成为富家子弟,必须得享受。修炼?不现实的事情。最多加加点。阅读此书可能带来不适,此书已经注满乳白的正能量。...

重生九零辣妻撩夫

重生九零辣妻撩夫

军婚空间爽文双强强宠一对一重生回到十一年前,叶青青只想有仇报仇,有恩报恩,最大的恩人自然得以身相许,再替他医好废了的双腿,重争荣光!你叫墨,我叫青,水墨丹青一世情,我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6墨羞恼地瞪着偷亲他的女人,女人理直气壮,你叫我亲的!叫青青不就是想让她亲亲嘛,她有求必应,再买一送一!婚前,叶青青主动撩夫,把6墨撩得心慌意乱,鼻血四溅,婚后,叶青青才真正见识到了什么叫做扮猪吃老虎...

倚天屠龙夺艳记

倚天屠龙夺艳记

赵敏的娇蛮狐媚周芷若的举止优雅小昭的温柔体贴不悔的秀丽美艳蛛儿的任性刁蛮  一梦醒来,该是倚天屠龙的另一个新主角上场了...

歌王

歌王

在我心中,曾经有一个梦,要用歌声让你忘了所有的痛。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重生平行世界,缔造歌王传奇!...

丈夫的秘密

丈夫的秘密

我做梦都没想到老公出轨的对象是个男人这社会给小三的爱足够宽容,为什么不给我的恨一条出路。关键词丈夫的秘密最新章节丈夫的秘密小说丈夫的秘密全文阅读...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